

2022年10月18日至10月29日,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为杭二中的老师量身订做了一次省培90学时的混合式培训:“双新”背景下教师教学科研能力提升培训班,有103位高中各层次各学科教师参训。本次培训具有以下特点:
精准确定培训主题,分层制定培训目标。培训前期做了调研,结合杭二中教师们专业发展现状与需求,确定了“双新背景下教科研能力提升”这一培训主题,并制定了三个层面的具体目标:宏观层面,通过专题讲座,正确理解“双新”政策要求,了解课改动向,提高课改素养;中观层面,通过专题讲座与个别指导,掌握教科研课题研究基本方法,学会按照规范要求撰写论文和方案;微观层面,通过工作坊,有效应用智慧环境的互动教学功能,提高智慧教育素养,优化教学。综合以上主题和目标,我们希望通过本次集中研修,激发教师想做科研的兴趣,会做科研的能力,从理念到方法全面有效提升教师们的科研水平。
精心设计全景式培训内容,全方位传授教科研方法。本次培训从双新背景出发,设计了各种类型和级别的教科研方法和规范,包括:教师教育课题、德育论文、教育案例、教师小课题、各级教育规划课题等,每天围绕一个教科研专题展开理论与实践学习,全景式地为老师们提供专业指导。
精挑细选高水平培训师资,深入浅出指导教师做科研。为满足不同层次教师科研能力的需求,培训组织方聘请了11位国内有影响力的大咖倾囊相授。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杭州师范大学刚引进的重大人才,经亨颐教育学院博导王鉴教授带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的讲座,从历史演变与现实选择的角度,抽丝剥茧,为教师们剖析我们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与总体特征。教育部课程与教材研究所的李泽林教授从“双新课改”的宏观政策背景、理论依据到实践操作模式,结合案例,生动形象地阐释了教师从事教科研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号召杭二中的老师们勇立课改潮头,成为新时期的高素质教师。杭州市教科所郑国强教授从德育课题与论文写作的角度,为老师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科研框架与选题设计规范。杭师大继续教育中心三位领导:叶哲铭院长、金岳祥副院长、顾九华副院长分别从教师教育课题的选题设计、方案设计、文献资料检索与综述、研究路径设计等角度,为教师们传授科研方法与操作路径,细致入微地指导教师们学习教科研规范。杭师大经亨颐教育学院博导安富海教授的讲座《教师如何做小课题》,手把手教老师们做小课题研究的流程。杭师大经亨颐教育的周俊教授的讲座《从育人故事到教育案例》,结合案例教老师掌握案例写作方法与技巧。除了教科研方面的课程内容,本次培训还设计了美育与教学技术创新方面的课程,引导老师们在做教育科研时,既要树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也要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杭师大继续教育中心任为新教授的讲座《基于新课标的文化理解与践行》,从美学美育的角度,结合新课标要求,用生动的影像潜移默化地引导老师们理解与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与美德。杭师大继续教育中心茅育青教授的讲座《“双新”背景下技术助推高中课堂教学创新》,采用线上对话的参与式培训的方式,让老师在亲身体验中掌握简便易用的教学新技术,让数字信息技术为教师教学改革赋能。
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有条不紊实施培训。本次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同步与异步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结合,为期12天的培训兼顾老师们的正常教学与专业研修,有效缓解了工学矛盾,确保教师们如期、保质保量完成了培训任务。
培训结束后,参训教师们以学科小组为单位做了培训小结,纷纷发表了自己在本次培训中的所学所获,表达了对培训组织方的感谢。(详见附件:各学科教研组系列培训简报)从小结和简报中可以看出,本次培训深受参训教师们的认可和好评,切实满足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他们期待以后能有更多这样方便又有效的研修学习。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中心也将以此次培训为范例,深入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了解培训需求,对接课改要求,实事求是解决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设计实施高质量的培训方案,为培养新时期高素质教师贡献力量。
撰稿人:焦建英
2022年11月10日
各学科教研组系列培训简报
版权所有 © 杭州教师教育网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11056902号-1
电话/传真:0571-28865779
E-mail:hsd28865779@163.com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