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纪实

说要做的,做说过的——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蹲点实习报告

来源 :      作者 : sgx     时间 : 2014-02-25

 

说要做的,做说过的——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蹲点实习报告
宜兴中学校史碑之一

余杭临平一中    赵惠娟 

11月底、12月初,在杭师大继教院的精心安排下,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一行先后蹲点浙江省杭州市天杭实验学校和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学习、交流。

天杭实验学校科学精致的学校管理,积极向上的团队氛围,真诚和谐的人际关系;宜兴实验中学先进实用的“结构尝试”教学模式,富有特色的书香长廊,有声有色的共同体学校建设,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们提供了可直接借鉴的经验和做法。

梳理这两所学校两位校长的管理后发现,他们身上都有名校长的一个特质,就是“言行一致”,用天杭实验学校邱曙光校长的话来说,就是“说要做的,做说过的”。
           说要做的,做说过的——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蹲点实习报告
                           参观杨巷中学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思想引领者”,这句话没错,但校长有先进的思想,不是就能带好一所学校。如何将自己的思想老师们的思想进行碰撞交流,怎样将办学理念渗透于课程中、教学中,怎样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落实在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怎样让自己的思想在教师身上、学生身上得到体现?这些都是名校长落地生根、逐步成长,必须要考虑的要素。

纵观一些学校的现状,明明知道应该开足开齐课程,可是为了升学率,不惜挪用技能课,剥夺学生多元发展的机会;明明知道孩子们的学习要劳逸结合,可是为了升学率,把课外活动课一律改成了补习课;明明知道义务教育阶段不能分重点班,可是为了升学率,进行变相操作……我不敢说这些学校的校长没有思想,但是我要说,时代的发展呼唤有思想的校长,同时拒绝校长成为“行动的矮子”。

如果说“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为人师表”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和给学生正面影响的法宝,那么“言行一致,做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校长在师生中树立稳固的威信和给学校文化强有力的影响的法宝。

在我眼里,天杭实验学校的邱曙光校长和宜兴实验中学的王俊校长就是“说要做的,做说过的”典范。
               说要做的,做说过的——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蹲点实习报告
                             苏州26中课改课堂

天杭实验学校没有泛泛而谈或者千遍一律的计划,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各项工作的很具体的实施方案,它们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操作性极强:如《三年办学目标20132015》从现状分析、发展目标、重点工作到发展策略,每一部分都体现了邱校长提出的“说要做的,做说过的”这一风格,它是学校发展的一个纲领性文件,也是考量各部门工作是否落实的主要指标。每学期的《十项重点工作实施方案》和正在完善的《学校管理流程》,也都体现了天杭清晰的管理思路和扎实的行动路径。

天杭实验学校也没有泛泛而谈或者高谈阔论的会议,每周的行政会,每一条中层主线汇报上周工作完成情况,交流本周工作,校长作适当点评和补充,做到事事在落实,事事有结果。每月一次的教工大会、学部会议虽然都各有侧重,但没有一个是形式化的,都是根据办学目标、学期工作实施方案、每月工作计划等在切实地推进学校整体工作。

天杭也没有无事可做的干部。领导分工以学部为基础,又发挥他们各自的专业特长,分别分管艺术、体育、学科、党建等,由于分工明确,他们不但配合默契,有很强的执行能力,而且敢于创新,敢于负责。“教导主任巡课,总务主任巡校,校办主任巡事”也体现了学校管理把重心放在行动上、放在落实上的特点。

宜兴实验中学的“结构尝试”教学模式不仅仅是一个重点课题,而是校长日常管理的一种本色。王俊校长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就是游走在课堂间,他已经完成从事务型管理向学术型管理的转变,研究课堂、改革课堂,是学校工作的主线,也是他管理教师日常工作的核心。
            说要做的,做说过的——2012级“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初中校长班蹲点实习报告
                        与杨巷中学校长交流

“结构尝试”教学模式不是出了书就可完结的一项工作,而是校长潜心课堂、矢志课改的一种追求。在我们蹲点期间,宜兴实验中学正在举行“课改推进”系列活动第二、三阶段的专题活动,再一次把“结构尝试”课堂教学的研讨引向深入。在第二阶段活动(领导展示课)中,王俊校长等6位行政人员,带头上示范课;全体教师打破学科界限,积极参与听课、议课活动,领导和教师一起关注课堂细节,以“结构尝试”教学模式为载体,把有效教学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赢得了全体教师的认可。领导的示范为第三阶段(骨干教师赛教)活动树起了很好的榜样。在第三阶段活动中,王俊校长认真参与听课和评课,引领全体教师进一步转变观念,提高课堂效益,共同去接近他的理想境界。

 宜兴实验中学的教学改革不是校长一厢情愿的事,而是各部门齐心协力的一项系统工程。据教务处徐主任介绍,在课改推进中,除了“走进课堂”常态化,还重点抓教研组、备课组工作的落实,教研组、备课组每周一次活动,突出主题化、全员化、系列化的特点,如教学目标设计比赛、中考分析比赛、读书反思比赛等。其中提优补差活动也从“结构尝试”教学模式中汲取精髓,通过课内小组合作,课外师生结对、生生结对的形式,来提高学习效率。

这两所学校、两位校长的“说”和“做”,让我深刻体会到:学校规划有超前性和科学性,学校发展才不会走偏;有实用的规划和科学的追求,加上用心用情、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学校才会真正发展;校长认定方向,并且坚持不懈以身垂范,才会让教师们真正感动,进而才能把自己教育思想变成师生们共同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