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化一中 余佑红
本次培训于
一、 特色是学校的“窗口”
每一位名校长培养对象所在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亮剑”,让学员们一看就懂,一听就明白,一学就深刻,这些都是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成果展示。嘉善四中的“班主任组阁制”,充分发挥班主任的调控作用,实现同年级教师的优化组合、均衡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家长选班的可能性。同时,让薄弱教师感到压力,必须要加强学习,使自己紧跟队伍而不落伍;也充分发挥了优秀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团队共同成长。这一举措,使2010年搬入新校区的嘉善四中的教学质量迅速提升,成为学区内老百姓的首选。南浔锦绣实验学校实施“美的教育”,把“培养真、善、美、健、有实力”的新人作为学校教育永远追求的主体目标,以美养善、以美润美、以美真美、以美育美、以美滋健,策划系列化的“美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美、培育美、熏陶美、滋养美,引领学生向善、向上、向美,为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学生健康快乐、科学和谐发展。德清二中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按照学生学习能力、兴趣特长、学生和家长意愿,通过A、B班走读的方式实施分层教学。这是一种适合学生的教育,满足了各类学生的需求,让“后进生”吃的饱,优秀生吃的好;让教师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高位发展。他们的这些好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推广。
二、 课改是学校关注的重点
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这样表述其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本次学习的三所学校,他们都在寻求理想的教育,努力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嘉善四中的“增量”评价法、南浔锦绣实验中学的“导学案”、德清二中的“分层走班教学”都在寻求适合学校发展的有效教学。在探索新课堂的路上,都在努力做到“三个更加”:更加突出教师角色的转变,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更加突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动手实践、合作交流、自主探索成为最重要的学习方式;更加突出课堂转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实现知识课堂向思维课堂的转变。一句话,课改是名校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名校长的课程领导力体现。课改,名校长们一直在思索、在实践、在反思、在改进、在期待……
三、 理性发展是学校的价值取向
原杭州师范大学校长林正范先生所作的《坚持发展取向的学校教育教学》,让我们明白:学校教育要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为学生一身幸福积聚力量。学生在学校里既是学习,也是生活;幸福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教育的手段。学校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设多样化的校本课程,让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都能参与,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认识自我、相信自我,激发潜能,展示成功,享受学校生活,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学校在推进课改时要关注好课的标准,那就是“要从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从学科为本转向学生为本、从知识课堂转向思维课堂。”王俊校长作的《帮助学生掌握主动学习的工具》,让我们初步了解了结构尝试教学法的内在魅力和独特价值。他通过实践结构尝试教学法,实现了学生素养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品牌树立。他认为“以学科基本概念为基础,渗透学科思想方法,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操作步骤就是程序结构。”让我们明白掌握概括化、结构化知识的重要性,我们的课堂上要不断地让学生表达、言说、合作、交流、探究,提升学生的概括能力,实现知识的概括化、结构化的活化。但是,我坚信任何改革都是原生的,听了专家的讲座,有心动、有激动、但更多的是需要行动。行动是最美丽的声音,坚持是最大的力量!正如王俊校长讲的“融汇百家,自成一家”。经验是本土的,也是世界的,愿我们的同学们能创造出更多的适合本土的课改经验,让世界因你而精彩!
版权所有 © 杭州教师教育网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11056902号-1
电话/传真:0571-28865779
E-mail:hsd28865779@163.com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