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纪实
“绿城育华”印象 ——第53期干训班赴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参观后记
“绿城育华”印象
——第53期干训班赴杭州绿城育华学校参观后记
四月十七日,暴雨倾盆。我们第53期干训班全体学员在教育局组织处汪叶岗老师、继教院副院长项红专老师的带领下,冒雨参观了座落于文一西路的绿城育华学校。
我们了解到:绿城育华是杭州市政府认定的五大名校集团之一,成立于1993年,由绿城教育投资兴办。校园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是唯一一所杭州市教育局直属的私立学校。在观察、座谈中,我们对绿城育华学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印象一:
魅力“育华”
一进入校园,我们便惊叹于绿城育华的美丽。走在校园里,花团锦簇,绿草茵茵,我们感受着一种清新、静谧的学习氛围。
虽然在大雨中,但育华连绵跌宕、错落起伏的欧式校舍,仍显示了它与众不同的魅力,吸引着我们去探究、去解读这所在杭州老百姓心目中既现代化,又略感神秘的私立学府。
放在走廊里的钢琴——我们看到,教学大楼的走廊、过道及大厅的角落里,到处都有钢琴放置着。钢琴为什么放在这些地方?放在外面,钢琴会被学生损坏吗?我们十分好奇。
学校的老师向我们介绍说:钢琴放在室外,不用上锁,可以方便学生在课余的时间练琴。钢琴已经摆在室外两年了,但只是调教过音准,没有因损坏而修理过。
我们从这里领悟了学校的匠心。其实,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需要一种文明、大气的氛围来浸润的。学生面对开放的钢琴已经习以为常,并将它作为一种学习用具来爱惜着。这样的教育可能比光是强调要学生爱护公物,收效更为明显。
除了钢琴,我们还看见寝室的大厅里,有自助图书角,学生自己借阅、自己登记、自觉返还。
200平方米的大办公室——我们看到,一个办公室有六、七十个教师集体办公。办公室内都被隔成一个个小的办公区域。办公室外的大厅里,摆放着几组沙发藤椅,是一个谈话区域。难道全校教师都在这里办公吗?
经了解,除了音体美等学科,育华所有教师都是集中办公的。陈校长介绍说,这是引进了国外名校的管理理念与策略,好处是方便教师间沟通交流、提高学校管理效能。
以往教师都是分办公室办公的,要么分年级组,要么分教研组,但都不十分合理。因为学校大了,由于学校每个年级有十几个班级,要召集一个会议,耗时耗力。有的在同一年级或教同一学科的教师一个学期都可能碰不到几次,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受到局限。现在的集中办公,解决了以上一些矛盾,也更促使教师自觉自律,有效地投入工作。
……
印象二:
现代“育华”
陈建国校长从学校概况、办学理念、“优质化、特色化、科研化、国际化”的办学思路三个方面向我们学员全面介绍了杭州绿城育华学校。我们感到,“绿城育华”正在实践的是一种现代型学校的管理理念。
老教师听课团、特级教师学监、大型教学调研——
学校中考成绩、学科竞赛能一直在杭州市处领先地位,与近几年大力开展校本培训是分不开的。学校专门设置了特级教师学监,引领学校的教学发展方向;为了充分挖掘学校的老教师资源,充分发挥其特长,特组“老教师听课团”,专门从事听课调研,每周在学校行政会上汇报;学校每学期都开展为期一周的大型教学调研活动,全面监控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自主学习、自我服务、自主管理的“三自”方针——
学校以“仁爱、求真”为校训,以培养“具有理性精神,健全人格,深厚文化素养和高度责任意识的学生”为目标,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我们印象最深的几个做法是:
育华的学生也参与学校的管理。学校设置了学生校长助理、各处室的主任助理。每学期的教师培训,学生校长助理就“学生心目中最喜爱的老师”为主题,作长达2小时的报告。
育华的学生社团都是学生自己招兵买马,自己组建的,并由学生自己担任社长管理。有的社团还通过网络,走出学校,走出杭州,走向社会。比如,马林巴乐团,合并了几个兄弟学校的社团,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马林巴乐团。还有管弦乐团、民乐团、跆拳道社、劲舞社、太极社等大批杭州市优秀学生社团。
学校还设置了勤工俭学岗位,让一些生活有困难的学生,也能通过劳动,获得生活费。
深层次的国际交流——
据了解,学校与新加坡莱佛士学校、华侨学校,德国拉特瑙学校,美国波士顿温莎中学等国际知名学校结成姐妹学校,与其他10余所国外名校进行着经常性联系和多方面合作关系。每年选派近百名学生赴世界各地考察学习,包括作为中国大陆唯一代表参加新加坡 “全球学生领袖论坛”。
我们觉得,学校的国际交流已经不是简单的互访,已经有了更深层次的交流。如学校有许多优秀学生被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国著名学校录取,作为当地政府正式学生进行进入高中或大学深造。还有与德国国家教育部合作在高中开设德语班,的确让“育华”校园充满了国际色彩。
校园宏志生——
学校每年都招收50名宏志生,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全面。甚至于已经毕业的宏志生,进入大学的学费,学校还继续资助,每人三千至五千不等。作为一所私立学校,这样的举措与气度实在是不简单的。
陈校长介绍说,绿城教育的投资者宋卫平董事长说:教育要看到100年以后,办学要盯住世界名校。我们想,绿城育华学校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持续发展、优质发展的态势,与投资者、领导者的办学思路是分不开的。在这样的不求回报,追求理想教育的办学思想指导下,校长才能潜心管理,去引领与建设学校。
遍阅“绿城育华”,带给我们学员许多思考。公办、民办等各种办学体制的存在,是有社会背景与需求的。但不管体制如何,有一点追求是共同的,那就是如何使得我们学校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能够跟上国际的步伐,能够实践千百年来,多少教育工作者所追寻的教育理想。
也祝愿杭州绿城育华学校蓬勃发展,越办越好!
干训学员陆颖供稿
-
版权所有 © 杭州教师教育网
-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
邮编:311121
-
浙ICP备:11056902号-1
-
电话/传真:0571-28865779
-
E-mail:hsd28865779@163.com
-
技术支持:亿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