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杭师院中国新农村老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第一阶段培训总结
语文班学员 淳安县梓桐镇外桐完小 童永才
7月15日至25日,我参了杭师院中国新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高级研修班的第一阶段培训,现做一个阶段总结,向学校做一个学习汇报。
本次培训形式主要有讲座、学员互动、听名师课堂教学、参观考察、自学等,在学习和生活上受到杭师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热情关怀。
7月16日,学院特地请来了著名教育专家魏书生给我们做了《怎样做一个新农村教师》《与新农村教师谈专业发展》两个讲座。我是第一次听魏书生的讲座,他的讲座的确很精彩,使我感触很多。听了第一个报告,让我更加坚信要留守农村教育,要守住自己心灵的宁静,不要被物欲横流的浮躁世界所诱惑、所拖累;既然选择了这条道路,就要安心本职工作,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切切实实为农村教育做出自己应尽的责任。
听了魏书生的第二个报告,让我在班级管理、学科教学、处理师生关系等方面有了许多新的认识和较多的收获。比如:班级事物承包制,让每个学生都有事干,这个方法的确不错,不但可以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班级荣誉感,还有利于转化后进生呢。在如何转化后进生方面,魏书生也讲了许多,真是经典呀。再比如他讲的教学六步骤法、心灵注意力体操、如何让学生爱写日记等,都是经验之谈呀。
7月17日,杭师院继续教育学院的童院长,给我们做了《孔子与新农村教师专业素养》《陶行知与新农村教师的使命》两个专题讲座。童院长对孔子和陶行知精神研究很深,见解独到,听了使我对孔子和陶行知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孔子的好学精神,因材施教等经典教学方法,真让人折服;陶行知对兴办乡村教育事业的执着追求精神更让我肃然起敬,他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呀!
7月19日,我们听了在语感方面很有研究的专家王尚文教授公有制的《小学语文教学与语感培养》的讲座。这个讲座让我认识到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在互动时,大家向王教授提了许多关于语感培养的问题,王教授一一做了回答。王教授在讲座中提到:最卑鄙可耻的道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教育,只要做到不“损人利己”就绝对高尚了,中华道德就有希望了!这个观点我是第一次碰到,细细想想,这个观点很现实,也很透彻,应该符合现实社会的特点的,也符合人文教育的思想嘛。这样的道德教育要比“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道德教育要来的实,效果也好。王教授还说;“听说读写并重的提法是不对的,因为书面语比口头语规范简洁,我们要通过书面语的学习使口头语来的比较规范、简洁简洁”。王教授认为在教学中还是应该重视书面语的教学,把书面语教好了,再来影响口头语。我也赞成他的这种观点,否则都并重,往往更使我们找不着北,重视一样,再来影响另一样不是很好吗?
7月20日上午,我们在班主任江平副院长的带领下,采用“头脑风暴”和“问题树”的方式,分组讨论了“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这种形式我是第一次经历,感觉很好,以后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一用,特别是合作学习时采用这种形势应该是很不错的。而且这两种思考问题的方式,对我们今后思考教育教学问题,搞课题研究和课后反思都是很有帮助的。下午,班主任就上午的“小学语文的教学规律”问题做了一个专题讲座,通过上午的互动,我们已思考了这个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再来听班主任的讲座,效果就是不一样。
7月21日上午,杭师院的吕映老师,从横向与纵向两个角度谈了小学语文与文化学习的关系,使我对语文课程的历史,文化学习对语文课程的影响有了一定的认识。下午,杭师院的李菁老师给我们讲了小学语文课题研究与论文写作教学,谈了如何选题、如何研究、写作格式规范等,都是一些理论的东西,收获不大。
7月22日上午,我们参观了杭州市学军小学,被学军小学的现代化教学设施和先进的办学理念所折服,不知我们农村再过100年能不能达到这水平?参观完后,听了原学军小学校长,现学军小学党支部书记杨一青所体制的精彩报告。其中让我收获最大的是他对作文教学研究的经验之谈,听了很受启发,很有推广价值,我要在今后的作文教学中进行模仿,然后向学校其他评语文老师介绍这种方法。杨一青专家还简单谈了一些先进的办学理念。
7月23,我们主要是上网自学,期间,项目投资人马云来看望了我们,跟大家开了个见面会,鼓励我们为农村教育事业做出贡献,还与我们合影留念。
7月24日上午,杭师院的任为新老师给我们做了《小学语文教学与美育》的讲座,他的讲座也很有特色,很吸引人。他让我们边看在某种实例(电影、舞蹈等),边讲语文教学与美学关系,让我们从实例中认识什么是美学,如何中追求语文教学的美。听了他的报告,让我认识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也要追求美,要用审美的角度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就是说要追求课堂教学艺术。听他的课确实感到不累,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如果也这样教,那效果也会不错的。下午,衢州实验学校的郑亚军老师(教科室文任),给我们做了有关小学语教学美育评价的讲座,她主要介绍了她们学校关于这方面的课题研究成果,值得我们借鉴,但对我们怎样去搞课题研究帮助还是不大,听完后我还是有些茫然,可能是没怎么去实践的缘故吧?假如能带着我们经历一次课题研究实践过程,我想效果会很好的,但我知道这是不能的,时间不允许呀。
7月25日全天,我们观看了“浙派名师”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光盘,看了三堂课,然后进行分组讨论、评课。我很为班里的一些学员的评课能力所折服,今后应多向他们请教(集中培训时,当面求教;其他时候就在学员论坛或QQ群里求教)。
纵观这次培训,应该说收获还是不小的,物别是在人生观、学生观、教学技能等方面,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今后还得多花点时间去消化、理解这次培训所学的东西才行,只有消化得好,对自己的提高才快,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辐射作用,进而更好地为农村教育服务。
200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