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市中学新课程与教师教学行为改变专题研讨会参考话题
一、课堂教学中的教师行为的变化
1、结合你的教学(可以是某堂课或片断)谈谈你是怎样进行备课的?与以前相比有何不同?
2、在新课程理念下,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讲授时,你是怎样引导的?请结合实际谈谈感想?
3、结合你的教学(可以是某堂课或片断)谈谈你是怎样创设课堂情景的?有什么体会?
4、你认为,在课堂上怎样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主体作用表现与教学方法之间有何关系?
5、在新课程理念下,你是如何根据《纲要》、《课程标准》、学生个性差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与以前相比有何不同?
6、目前反映较多的是新教材知识体系编排跨度大,学生学习难度加大,你在教学中,你是如何处理教材的?
7、目前反映较多的是新教材编得容易,但配套练习难度大,你是如何布置作业的?
8、在新课程理念下,你是如何开发、整合教学资源的?与课改前有什么不同?
9、在新课程理念下,你是如何组织学生对(语文、社会、科学等课程)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有何心得体会?
10、组织合作学习首先需要培训学生,你是怎么做的?组织好一次成功的合作学习活动,你有什么体会?
11、教学中遇到有的学生懂了、会了、不愿听课,有的还不守纪律,你会怎样处理这种情况。课改前后的做法有什么不同?
12、合作学习的内容很多,但课时安排较紧,如何来调整好教学进度与学期上课时间少之间的矛盾,你是怎么做的?有什么体会?
13、在农村中学,硬件设施难以跟上,尤其是学生回家后的没有电脑无法去采集网上资源,作为教师怎样因地制宜地上好新课程理念的课?有何想法?
14、作为学校管理者你如何组织教师探究?在新课程背景下,集体备课更注意什么?
15、新课程追求学生互动,从目前来看学生的作业繁多,就英语学科,两本作业本还要完成workbook的作业,而workbook中有学生表演的练习,在课堂45分钟能否完成。该怎么做?
16、对语文学科来说,新课程重整体的语感培养,但为了应付考试,传统做法就必需做很多题型的操练,而考试的内容是肢解式的。在新课程理念下,该怎么做,有何感想?
17、………
二、课堂教学中的评价
1、你认为怎样的课才是一堂好课?
2、你认为怎样的方案才是好的教学方案?
3、学生考试分数高就是意味着教学质量高,你有何感想?
4、在新课改过程中,学校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发生了哪些变化?
5、你认为,当前的课堂教学评价对于促进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方面还存在着哪些不足,应如何改进?
6、你认为,公开课或优质课评价和常规课堂教学评价应如何不同?
7、你是如何认识传统教学方式、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质量之间的关系的?
8、课堂教学的绝对量化评价对于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有什么不利影响?
9、在课堂教学评价中,上课教师的自我评价很重要,在课改前后,你的自我评价被充分重视了吗?是如何被重视和关注的?你的自我评价和评课老师的评价存在着不一致吗?你们是如何进行沟通的?
10、教研员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是如何发挥对辖区教师课堂教学的引导作用的?
11、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评课教师教育专业知识运用如何?她们在评课中反映了教育类专业知识的什么结构?
12、在新课程改革中,成年人都说上得好的课从学生角度看是否也好?是否正确体现了学生的认知情感和态度?你们在学生评价老师上课方面积累了哪些经验?
13、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如何体现的?你们学校有什么新经验?
14、你是如何认识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与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否需要一个明确的指标体系?
15、管理型的课堂教学评价和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评价之间是什么关系?
16、………
三、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1、对学生的成长记录袋做法,你有什么体会?
2、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请谈谈你的经验?(举例)
3、你是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的?
4、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班主任,你认为怎样的评语才是最有效的?你有什么体会?
5、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为教师,你认为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怎么做才是最科学?你有否成功体会?
6、谈你映像最深刻的一次教学活动或片断中对学生评价的行为,并进行反思,谈谈感想。
7、课堂教学中实施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联系实际,与以前相比有何不同?
8、在学生评价中,你们是如何处理学生的原始成绩的?
9、在出试题时,你是否想到了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试卷质量标准,你是如何做的?
10、在形成性评价方面,你积累了哪些新经验?
11、你在课改中是如何运用相对性评价的?你对相对性和绝对性关系是如何认识的?
12、你的评价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学习,你是如何知道这些的?
13、现在许多地方不允许张榜公布学生的成绩,你认为这样做合理吗?为什么?
14、什么样的评价才有利于形成学生积极的自我?
15、中考与学生的日常学习关系怎样,你是怎样认识日常教学评价与中考的关系的?
16、我们为什么要评价学生?
17、鼓励赏识与批评教育是什么关系?
18、多元评价是如何开展的?多元评价就一定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吗?
19、你是如何认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的?你是怎样做的?
20、学生评价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方案吗?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是否也存在着对学生的评价,你对课堂监控中的评价是如何认识的?
21、……
说明:为了办好研讨会,开拓思路,我们拟制了上述部分交流议题(题例),供代表们思考。
各学校代表将参会交流的发言稿(在实施新课程过程中教师教学行为改变及课堂教学评价探索等),会前或会后及时上交给大会组委会,便于大会成果汇编。
联系人:陈满红,电话:28865777,Emil:cmh163@sohu.com。
杭州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心
2004年11月22日
版权所有 © 杭州教师教育网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浙ICP备:11056902号-1
电话/传真:0571-28865779
E-mail:hsd28865779@163.com
技术支持:亿校云